工美博览·产区竞秀|五届全勤陇原列阵 百品领衔甘肃出彩
工美博览·产区竞秀|五届全勤陇原列阵 百品领衔甘肃出彩
工美博览·产区竞秀|五届全勤陇原列阵 百品领衔甘肃出彩飞天千年韵 城市(chéngshì)万象新
——敦煌市(dūnhuángshì)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综述
市民在党河风情线(fēngqíngxiàn)锻炼身体。
新甘肃·甘肃日报记者 董文龙 通讯员 周斌全 王健(wángjiàn)
千年敦煌,文明(wénmíng)古韵悠悠。
如今,在“人类敦煌・心向往之”这张底蕴深厚的城市(chéngshì)名片上,又添一抹亮色——5月23日,敦煌市荣获“全国文明城市(wénmíngchéngshì)”称号。
这份(zhèfèn)殊荣,是18万敦煌儿女梦寐以求的(de)向往,亦是全市上下十载如一日、潜心磨砺结出的硕果。
社火表演。新甘肃·甘肃日报通讯员(tōngxùnyuán) 杜雨林
2015年,敦煌市激昂奏响冲锋号角,拉开争创(zhēngchuàng)全国文明城市的序幕。全市干部心系文明城市创建,登门(dēngmén)入户,倾听民情;深入实地,查摆不足,确保工作推进与(yǔ)问(wèn)题解决皆在一线。媒体推出《人大代表替你问》问政节目,推动(tuīdòng)群众诉求(sùqiú)落地。精心打造“‘月’商量・‘越’合美”等协商议事品牌,为文明城市创建添砖加瓦(tiānzhuānjiāwǎ)。构建“一网引领、多网融合”格局,科学划定18个网格,5000余名党员干部示范引领、正面推动,汇聚全民参与、全域创建的合力。
小家大家(dàjiā)不分家,创城全靠你我他。敦煌市广泛动员社会各界投身文明城市创建。今年“五一”假期,全市69个停车场10729个停车位面向社会免费开放,所有城市公交免费接驳,机关(jīguān)食堂变身“共享(gòngxiǎng)食堂”,让八方游客(yóukè)备感贴心。
5月3日,受沙尘暴影响,近万名游客滞留各大景区。敦煌市从精准预警到多部门协同,从预案执行到社会动员,织就了一张韧性安全网。“3小时跑(pǎo)赢12级狂风(kuángfēng)”的“敦煌速度”赢得(yíngde)全社会广泛称赞。
“敦煌(dūnhuáng)给了我太多的惊喜与感动,下次还会来!”游客耿欣雅说。
“政府主导(zhǔdǎo)+社会参与”的应急服务敦煌样本,不仅是一座(yīzuò)城市以人为本的温度与担当,更彰显(zhāngxiǎn)出千年古城在文明积淀中孕育的温暖底色。
游客在敦煌书局阅读。新甘肃(gānsù)·甘肃日报记者 董文龙
一座城市怀揣温情(wēnqíng),文明的力量方能蓬勃生长。
敦煌市把增强群众的获得感、幸福感、安全感视作检验文明城市创建成果的出发点(chūfādiǎn)与(yǔ)落脚点。以“整容”般的精雕细琢,秉持“绣花(xiùhuā)”般的细致入微,夯实(hāngshí)城市的“硬件”根基,推动文明城市创建工作一路乘风破浪、高歌猛进。
聚焦文旅(wénlǚ)赋能与(yǔ)城市(chéngshì)服务,敦煌国际(guójì)会展中心、公共文化(wénhuà)服务中心等一批彰显地(dì)域特色的(de)文化地标,如春笋般拔地而起,极大地提升了(le)城市的文化层次与国际形象。敦煌至西宁的“丝路梦享号”国际化旅游列车盛大启航(qǐháng),S240公路顺利建成通车,印度尼西亚、韩国旅游包机业务纷纷开通,33条国内国际航线织就便捷交通网络。46条新建城市道路如脉络般延伸拓展,16条背街小巷完成改造升级,市民与游客的出行效率和品质得以全方位提升。引入北京环卫集团,构建起“以机械作业为主(wéizhǔ)、人工巡查为辅”的精细化保洁体系,落实“门前五包”等长效管理举措,市容环境实现了从“旧貌”到“新颜”的华丽蝶变。
敦煌市(dūnhuángshì)秉持“以文塑城、以文化人”的理念,着力打造文化之城、艺术之城。开展“美丽敦煌我来绘(huì)”文明(wénmíng)实践活动,巧妙运用敦煌壁画元素,对城区交通灯(jiāotōngdēng)、电表箱进行艺术装点,使古老的敦煌文化与现代城市设施完美交融。
敦煌市住(zhù)建局干部桑亚倩介绍,敦煌市精心设计飞天、驼铃、宫灯、马灯、藻井五大类特色路灯,在(zài)街头安装1800个文创果皮箱,精心绘制文化打卡墙,巧妙设置(shèzhì)九色鹿(jiǔsèlù)等景观小品,实施楹联牌匾焕新工程,让城市的“文化之窗”持续绽放光芒。
在生态治理方面,科学规划“三北”工程林草(líncǎo)湿荒一体化保护(bǎohù)、疏勒河中下游防沙治沙林草综合治理等项目(xiàngmù),常态(chángtài)化推进生态造林、义务植树工作。沙枣墩水库、水峡口水库项目开工建设,系统推进敦煌盆地应急补水、后备水源地建设等工程,持续打好蓝天、碧水、净土保卫战(bǎowèizhàn),城区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达82.4%,绿色基底不断夯实。
执绿为笔、向美而行。在城市更新进程(jìnchéng)中,敦煌市巧妙(qiǎomiào)利用“巴掌地”“零碎地”等微小空间“见缝插绿”,建成长城小游园、瑞月公园等38个(gè)公园游园,栽植花卉65万余株,景观树木17万余株,新增绿地面积15万平方米,形成了“推窗(tuīchuāng)见绿、出门入园,三季(sānjì)有花、四季常绿”的城市绿化格局。
2015年以来,敦煌市(dūnhuángshì)先后获得国家卫生城市、国家园林城市(yuánlínchéngshì)、全国双拥模范城等30余项(yúxiàng)荣誉。去年,荣膺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评选的中国美好生活城市年度“美好文化”城市称号。
崇德向善 铸就(zhùjiù)城市品格
鸣沙山月牙泉(yuèyáquán)万人星空演唱会。
敦煌市以培育(péiyù)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根基,持续播撒(bōsǎ)文明种子,让文明之花处处盛放。
“荣获全国劳动模范称号,我特别激动自豪。这份荣誉(róngyù)不是我个人的(de),是敦煌的,是每一个敦煌人的。”刚刚载誉归来的敦煌文博投资有限公司讲解员(jiǎngjiěyuán)李彩芸说道。
文明(wénmíng)之花绚烂,源于道德沃土深厚。近年来,全国(quánguó)道德模范故事汇在敦煌巡演,“核心价值观百场讲坛”活动走进(zǒujìn)敦煌。“德润敦煌”道德实践(shíjiàn)持续(chíxù)深化,274位各级道德模范、身边好人等先进典型脱颖而出,226个各级文明村镇(cūnzhèn)、文明单位、文明校园相继创建,108户各级“文明家庭”“最美家庭”闪耀全城。敦煌研究院文物保护团队荣膺“国家卓越工程师团队”称号,“敦煌女儿(nǚér)”樊锦诗当选第八届全国道德模范,壁画修复师李云鹤入选“大国工匠年度人物”,鸣沙山月牙泉景区游客中心获评(huòpíng)“全国巾帼文明岗”。经过各媒体全方位、多样化宣传,这些典型事迹(shìjì)仿若涓涓细流,悄然润泽人心。
“志愿(zhìyuàn)红”耀眼夺目。敦煌市以“人类敦煌・拥抱文明”形象品牌为指引,74个新时代文明实践(shíjiàn)(shíjiàn)中心(所(suǒ)、站)搭建起为民服务(fúwù)的(de)(de)桥梁。“1+24+N”文明实践志愿服务体系精准服务,470余支志愿服务队、4.9万余名志愿者常态化(huà)开展“敦煌有礼”、烟头不落地等文明实践活动1.2万余场次。经精心培育,“甘肃好人”李生寿文明实践品牌工作室(gōngzuòshì),“‘简爱’不减爱”“敲门嫂”等40余个贴近生活、独具创意的文明实践品牌陆续涌现,“益捡有礼”入选全省首批新时代文明实践入库品牌。通过系统化品牌创建、常态化活动开展、项目化成果转化,敦煌市构建起纵向贯通、横向联动(liándòng)、特色鲜明的文明实践崭新格局。
一个模范典型宛如(wǎnrú)一面旗帜,一名身边好人恰似一个标杆。踏入大美敦煌,满目(mǎnmù)皆风景,人人讲文明。道德模范树德扬善,文明实践暖人心扉,文明创建成果(chéngguǒ)丰硕,文明风尚盛行。
用心用情 守护万家灯火(wànjiādēnghuǒ)
敦煌中学“敦煌风”大(dà)课间活动。
敦煌市秉持(bǐngchí)“创建为民、创建惠民”的宗旨,大力推进民生保障与品质提升工程,全力(quánlì)为群众排忧解难。
在城市更新行动中,敦煌市精心(jīngxīn)布局,于居民集中区建成20处便民市场(shìchǎng)与潮汐便民服务点,织就15分钟生活服务网络。165栋老旧小区旧貌换新颜,惠及(huìjí)9000余户居民;132栋棚户区危房完成改造,4900余户居民喜迁“新家园”。67个智慧安防小区、16个物业管理示范小区建成投用,139个楼院安装(ānzhuāng)3335组智能(zhìnéng)充电桩。新建改建56座(zuò)高标准特色(tèsè)公厕,化解市民游客“如厕难”。推进20余公里“三供一排”管网改造,筑牢城市“生命线”。“12345热线(rèxiàn)”畅通民意,打通为民服务“最后一公里”。
民生无小事,枝叶总关情。敦煌市第四中学与(yǔ)第四、第五幼儿园相继(xiāngjì)建成投用,敦煌中学教学楼及第六幼儿园项目稳步推进,12所农村学校校车免费接送1080名(míng)学子。去年,敦煌中学高考本科上线(shàngxiàn)率超98%。医疗保障持续加强,敦煌中医院建成启用,市医院整体搬迁(bānqiān)项目启动,县域紧密(jǐnmì)型医共体有序建设(jiànshè),为市民健康保驾护航。全力推进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心规范化建设实战化运行,群众化解矛盾纠纷“最多跑一地”。
乡村展现新风貌(xīnfēngmào)。新建2座乡镇综合养老服务中心、6处(chù)农村互助老人(lǎorén)幸福院,15家老年人助餐配餐服务点为7万余人次提供便利,尊老敬老之风盛行。农村“八改”工程全面推进,1400余户农房(nóngfáng)改造升级,13.6公里消防通道畅通无阻,10个“和美乡村”省级(shěngjí)示范村串联起生态宜居幸福链,奏响乡村振兴动人乐章。
兼收并蓄 尽显文化自信(zìxìn)
敦煌(dūnhuáng)飞天公园风景如画。 新甘肃·甘肃日报通讯员 赵琪静
从“古(gǔ)丝绸之路”到“一带一路”,千年文明的对话脉络在时光长河(chánghé)中持续延展,于交流互鉴中绽放出熠熠华光。
敦煌市秉持(bǐngchí)“莫高精神”,传承文化基因,推动敦煌文化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,以(yǐ)优秀文化滋养城市文明。
“敦煌文化遗产呈现(chéngxiàn)着中华文明开放包容的共生精神。”敦煌研究院名誉院长(yuànzhǎng)樊锦诗说。
平台效应日益彰显,敦煌文博会已成功举办七届(qījiè),吸引7000多名中外嘉宾参会。《走进敦煌文博会》荣获第六届“一带一路”百国印记短视频(shìpín)“优秀作品奖(jiǎng)”。投资52亿元、实施23个重点项目,大敦煌文化旅游经济圈核心圈加快建设。“四省十二城(chéng)”区域文化旅游联盟在敦煌成立,去年举办会议展览、节庆赛事等各类活动485场。连续两年获评“中国(zhōngguó)优秀会展(huìzhǎn)城市奖”殊荣。
文旅融合出新出彩(chūcǎi),升级打造的敦煌夜市中亚风情街、上元市集,获评首批“国家级夜间文化(wénhuà)和(hé)旅游消费集聚区”、第四批“国家级旅游休闲(xiūxián)街区”荣誉称号。“万人星空演唱会”网络传播量突破100亿,敦煌文化国际传播中心海媒矩阵12场(chǎng)跨时区直播、63条创意内容引发国际网友热议,总观看量突破530万次,斩获“长城奖——文旅好品牌”全国优秀案例(ànlì)奖。去年,《敦煌盛典》《又见敦煌》《乐动敦煌》《千手千眼》四台演艺剧目演出超2000场,接待(jiēdài)游客113.7万人次(wànréncì)。推出文化研学季5大主题、5条研学(tiáoyánxué)线路、75款精品研学课程(kèchéng),敦煌研学产业蓬勃兴起。鸣沙山月牙泉景区去年接待游客达420万人次。
对外交流广泛深入,先后与8个国家的(de)10个城市结为友好城市,与16个国家开展“敦煌(dūnhuáng)文化环球连线”。《千手千眼》《乐动敦煌》赴美国(fùměiguó)、新加坡等(děng)地巡演,“敦煌文化周”在哈佛大学举办。22国30名外交官汇聚敦煌,盛赞其魅力。全球2200万人次访问“数字敦煌”资源库。敦煌文化国际传播中心成为(chéngwéi)全国首个以文化为核心(héxīn)的城市国际传播中心,“人类敦煌·心向往之”的城市品牌不断擦亮(cāliàng),备受瞩目。
文化内涵不断拓展,推动农文旅深度融合,上线运营54家独具特色的“敦煌宿”品牌院落。悬泉置世界文化遗产景区交旅(jiāolǚ)融合综合体项目正式开园(kāiyuán)迎客。培育敦煌书局、敦煌印局等热门网红打卡(dǎkǎ)地,开发(kāifā)100多个主题、千余款文创产品,并投放市场,持续引发全网热潮。开展“敦煌文化进校园”活动,走进中南大学、武汉大学等7所高校,敦煌舞(wǔ)课间操亮相央视,敦煌文化元素校服展现敦煌学子(zi)昂扬奋进(fènjìn)的精神风貌,掀起新一轮“敦煌热”。
敦煌市将以成功创建(jiàn)“全国文明城市(chéngshì)”为新起点,秉持“人民城市人民建、人民城市为人民”理念,持续推动“创建文明城市”向“建设城市文明”的转变(zhuǎnbiàn),不断提升城市治理与服务水平,提高文明程度、文化品位及群众生活质量,奋力谱写中国式(zhōngguóshì)现代化敦煌篇章。
飞天千年韵 城市(chéngshì)万象新
——敦煌市(dūnhuángshì)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综述
市民在党河风情线(fēngqíngxiàn)锻炼身体。
新甘肃·甘肃日报记者 董文龙 通讯员 周斌全 王健(wángjiàn)
千年敦煌,文明(wénmíng)古韵悠悠。
如今,在“人类敦煌・心向往之”这张底蕴深厚的城市(chéngshì)名片上,又添一抹亮色——5月23日,敦煌市荣获“全国文明城市(wénmíngchéngshì)”称号。
这份(zhèfèn)殊荣,是18万敦煌儿女梦寐以求的(de)向往,亦是全市上下十载如一日、潜心磨砺结出的硕果。
社火表演。新甘肃·甘肃日报通讯员(tōngxùnyuán) 杜雨林
2015年,敦煌市激昂奏响冲锋号角,拉开争创(zhēngchuàng)全国文明城市的序幕。全市干部心系文明城市创建,登门(dēngmén)入户,倾听民情;深入实地,查摆不足,确保工作推进与(yǔ)问(wèn)题解决皆在一线。媒体推出《人大代表替你问》问政节目,推动(tuīdòng)群众诉求(sùqiú)落地。精心打造“‘月’商量・‘越’合美”等协商议事品牌,为文明城市创建添砖加瓦(tiānzhuānjiāwǎ)。构建“一网引领、多网融合”格局,科学划定18个网格,5000余名党员干部示范引领、正面推动,汇聚全民参与、全域创建的合力。
小家大家(dàjiā)不分家,创城全靠你我他。敦煌市广泛动员社会各界投身文明城市创建。今年“五一”假期,全市69个停车场10729个停车位面向社会免费开放,所有城市公交免费接驳,机关(jīguān)食堂变身“共享(gòngxiǎng)食堂”,让八方游客(yóukè)备感贴心。
5月3日,受沙尘暴影响,近万名游客滞留各大景区。敦煌市从精准预警到多部门协同,从预案执行到社会动员,织就了一张韧性安全网。“3小时跑(pǎo)赢12级狂风(kuángfēng)”的“敦煌速度”赢得(yíngde)全社会广泛称赞。
“敦煌(dūnhuáng)给了我太多的惊喜与感动,下次还会来!”游客耿欣雅说。
“政府主导(zhǔdǎo)+社会参与”的应急服务敦煌样本,不仅是一座(yīzuò)城市以人为本的温度与担当,更彰显(zhāngxiǎn)出千年古城在文明积淀中孕育的温暖底色。
游客在敦煌书局阅读。新甘肃(gānsù)·甘肃日报记者 董文龙
一座城市怀揣温情(wēnqíng),文明的力量方能蓬勃生长。
敦煌市把增强群众的获得感、幸福感、安全感视作检验文明城市创建成果的出发点(chūfādiǎn)与(yǔ)落脚点。以“整容”般的精雕细琢,秉持“绣花(xiùhuā)”般的细致入微,夯实(hāngshí)城市的“硬件”根基,推动文明城市创建工作一路乘风破浪、高歌猛进。
聚焦文旅(wénlǚ)赋能与(yǔ)城市(chéngshì)服务,敦煌国际(guójì)会展中心、公共文化(wénhuà)服务中心等一批彰显地(dì)域特色的(de)文化地标,如春笋般拔地而起,极大地提升了(le)城市的文化层次与国际形象。敦煌至西宁的“丝路梦享号”国际化旅游列车盛大启航(qǐháng),S240公路顺利建成通车,印度尼西亚、韩国旅游包机业务纷纷开通,33条国内国际航线织就便捷交通网络。46条新建城市道路如脉络般延伸拓展,16条背街小巷完成改造升级,市民与游客的出行效率和品质得以全方位提升。引入北京环卫集团,构建起“以机械作业为主(wéizhǔ)、人工巡查为辅”的精细化保洁体系,落实“门前五包”等长效管理举措,市容环境实现了从“旧貌”到“新颜”的华丽蝶变。
敦煌市(dūnhuángshì)秉持“以文塑城、以文化人”的理念,着力打造文化之城、艺术之城。开展“美丽敦煌我来绘(huì)”文明(wénmíng)实践活动,巧妙运用敦煌壁画元素,对城区交通灯(jiāotōngdēng)、电表箱进行艺术装点,使古老的敦煌文化与现代城市设施完美交融。
敦煌市住(zhù)建局干部桑亚倩介绍,敦煌市精心设计飞天、驼铃、宫灯、马灯、藻井五大类特色路灯,在(zài)街头安装1800个文创果皮箱,精心绘制文化打卡墙,巧妙设置(shèzhì)九色鹿(jiǔsèlù)等景观小品,实施楹联牌匾焕新工程,让城市的“文化之窗”持续绽放光芒。
在生态治理方面,科学规划“三北”工程林草(líncǎo)湿荒一体化保护(bǎohù)、疏勒河中下游防沙治沙林草综合治理等项目(xiàngmù),常态(chángtài)化推进生态造林、义务植树工作。沙枣墩水库、水峡口水库项目开工建设,系统推进敦煌盆地应急补水、后备水源地建设等工程,持续打好蓝天、碧水、净土保卫战(bǎowèizhàn),城区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达82.4%,绿色基底不断夯实。
执绿为笔、向美而行。在城市更新进程(jìnchéng)中,敦煌市巧妙(qiǎomiào)利用“巴掌地”“零碎地”等微小空间“见缝插绿”,建成长城小游园、瑞月公园等38个(gè)公园游园,栽植花卉65万余株,景观树木17万余株,新增绿地面积15万平方米,形成了“推窗(tuīchuāng)见绿、出门入园,三季(sānjì)有花、四季常绿”的城市绿化格局。
2015年以来,敦煌市(dūnhuángshì)先后获得国家卫生城市、国家园林城市(yuánlínchéngshì)、全国双拥模范城等30余项(yúxiàng)荣誉。去年,荣膺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评选的中国美好生活城市年度“美好文化”城市称号。
崇德向善 铸就(zhùjiù)城市品格
鸣沙山月牙泉(yuèyáquán)万人星空演唱会。
敦煌市以培育(péiyù)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根基,持续播撒(bōsǎ)文明种子,让文明之花处处盛放。
“荣获全国劳动模范称号,我特别激动自豪。这份荣誉(róngyù)不是我个人的(de),是敦煌的,是每一个敦煌人的。”刚刚载誉归来的敦煌文博投资有限公司讲解员(jiǎngjiěyuán)李彩芸说道。
文明(wénmíng)之花绚烂,源于道德沃土深厚。近年来,全国(quánguó)道德模范故事汇在敦煌巡演,“核心价值观百场讲坛”活动走进(zǒujìn)敦煌。“德润敦煌”道德实践(shíjiàn)持续(chíxù)深化,274位各级道德模范、身边好人等先进典型脱颖而出,226个各级文明村镇(cūnzhèn)、文明单位、文明校园相继创建,108户各级“文明家庭”“最美家庭”闪耀全城。敦煌研究院文物保护团队荣膺“国家卓越工程师团队”称号,“敦煌女儿(nǚér)”樊锦诗当选第八届全国道德模范,壁画修复师李云鹤入选“大国工匠年度人物”,鸣沙山月牙泉景区游客中心获评(huòpíng)“全国巾帼文明岗”。经过各媒体全方位、多样化宣传,这些典型事迹(shìjì)仿若涓涓细流,悄然润泽人心。
“志愿(zhìyuàn)红”耀眼夺目。敦煌市以“人类敦煌・拥抱文明”形象品牌为指引,74个新时代文明实践(shíjiàn)(shíjiàn)中心(所(suǒ)、站)搭建起为民服务(fúwù)的(de)(de)桥梁。“1+24+N”文明实践志愿服务体系精准服务,470余支志愿服务队、4.9万余名志愿者常态化(huà)开展“敦煌有礼”、烟头不落地等文明实践活动1.2万余场次。经精心培育,“甘肃好人”李生寿文明实践品牌工作室(gōngzuòshì),“‘简爱’不减爱”“敲门嫂”等40余个贴近生活、独具创意的文明实践品牌陆续涌现,“益捡有礼”入选全省首批新时代文明实践入库品牌。通过系统化品牌创建、常态化活动开展、项目化成果转化,敦煌市构建起纵向贯通、横向联动(liándòng)、特色鲜明的文明实践崭新格局。
一个模范典型宛如(wǎnrú)一面旗帜,一名身边好人恰似一个标杆。踏入大美敦煌,满目(mǎnmù)皆风景,人人讲文明。道德模范树德扬善,文明实践暖人心扉,文明创建成果(chéngguǒ)丰硕,文明风尚盛行。
用心用情 守护万家灯火(wànjiādēnghuǒ)
敦煌中学“敦煌风”大(dà)课间活动。
敦煌市秉持(bǐngchí)“创建为民、创建惠民”的宗旨,大力推进民生保障与品质提升工程,全力(quánlì)为群众排忧解难。
在城市更新行动中,敦煌市精心(jīngxīn)布局,于居民集中区建成20处便民市场(shìchǎng)与潮汐便民服务点,织就15分钟生活服务网络。165栋老旧小区旧貌换新颜,惠及(huìjí)9000余户居民;132栋棚户区危房完成改造,4900余户居民喜迁“新家园”。67个智慧安防小区、16个物业管理示范小区建成投用,139个楼院安装(ānzhuāng)3335组智能(zhìnéng)充电桩。新建改建56座(zuò)高标准特色(tèsè)公厕,化解市民游客“如厕难”。推进20余公里“三供一排”管网改造,筑牢城市“生命线”。“12345热线(rèxiàn)”畅通民意,打通为民服务“最后一公里”。
民生无小事,枝叶总关情。敦煌市第四中学与(yǔ)第四、第五幼儿园相继(xiāngjì)建成投用,敦煌中学教学楼及第六幼儿园项目稳步推进,12所农村学校校车免费接送1080名(míng)学子。去年,敦煌中学高考本科上线(shàngxiàn)率超98%。医疗保障持续加强,敦煌中医院建成启用,市医院整体搬迁(bānqiān)项目启动,县域紧密(jǐnmì)型医共体有序建设(jiànshè),为市民健康保驾护航。全力推进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心规范化建设实战化运行,群众化解矛盾纠纷“最多跑一地”。
乡村展现新风貌(xīnfēngmào)。新建2座乡镇综合养老服务中心、6处(chù)农村互助老人(lǎorén)幸福院,15家老年人助餐配餐服务点为7万余人次提供便利,尊老敬老之风盛行。农村“八改”工程全面推进,1400余户农房(nóngfáng)改造升级,13.6公里消防通道畅通无阻,10个“和美乡村”省级(shěngjí)示范村串联起生态宜居幸福链,奏响乡村振兴动人乐章。
兼收并蓄 尽显文化自信(zìxìn)
敦煌(dūnhuáng)飞天公园风景如画。 新甘肃·甘肃日报通讯员 赵琪静
从“古(gǔ)丝绸之路”到“一带一路”,千年文明的对话脉络在时光长河(chánghé)中持续延展,于交流互鉴中绽放出熠熠华光。
敦煌市秉持(bǐngchí)“莫高精神”,传承文化基因,推动敦煌文化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,以(yǐ)优秀文化滋养城市文明。
“敦煌文化遗产呈现(chéngxiàn)着中华文明开放包容的共生精神。”敦煌研究院名誉院长(yuànzhǎng)樊锦诗说。
平台效应日益彰显,敦煌文博会已成功举办七届(qījiè),吸引7000多名中外嘉宾参会。《走进敦煌文博会》荣获第六届“一带一路”百国印记短视频(shìpín)“优秀作品奖(jiǎng)”。投资52亿元、实施23个重点项目,大敦煌文化旅游经济圈核心圈加快建设。“四省十二城(chéng)”区域文化旅游联盟在敦煌成立,去年举办会议展览、节庆赛事等各类活动485场。连续两年获评“中国(zhōngguó)优秀会展(huìzhǎn)城市奖”殊荣。
文旅融合出新出彩(chūcǎi),升级打造的敦煌夜市中亚风情街、上元市集,获评首批“国家级夜间文化(wénhuà)和(hé)旅游消费集聚区”、第四批“国家级旅游休闲(xiūxián)街区”荣誉称号。“万人星空演唱会”网络传播量突破100亿,敦煌文化国际传播中心海媒矩阵12场(chǎng)跨时区直播、63条创意内容引发国际网友热议,总观看量突破530万次,斩获“长城奖——文旅好品牌”全国优秀案例(ànlì)奖。去年,《敦煌盛典》《又见敦煌》《乐动敦煌》《千手千眼》四台演艺剧目演出超2000场,接待(jiēdài)游客113.7万人次(wànréncì)。推出文化研学季5大主题、5条研学(tiáoyánxué)线路、75款精品研学课程(kèchéng),敦煌研学产业蓬勃兴起。鸣沙山月牙泉景区去年接待游客达420万人次。
对外交流广泛深入,先后与8个国家的(de)10个城市结为友好城市,与16个国家开展“敦煌(dūnhuáng)文化环球连线”。《千手千眼》《乐动敦煌》赴美国(fùměiguó)、新加坡等(děng)地巡演,“敦煌文化周”在哈佛大学举办。22国30名外交官汇聚敦煌,盛赞其魅力。全球2200万人次访问“数字敦煌”资源库。敦煌文化国际传播中心成为(chéngwéi)全国首个以文化为核心(héxīn)的城市国际传播中心,“人类敦煌·心向往之”的城市品牌不断擦亮(cāliàng),备受瞩目。
文化内涵不断拓展,推动农文旅深度融合,上线运营54家独具特色的“敦煌宿”品牌院落。悬泉置世界文化遗产景区交旅(jiāolǚ)融合综合体项目正式开园(kāiyuán)迎客。培育敦煌书局、敦煌印局等热门网红打卡(dǎkǎ)地,开发(kāifā)100多个主题、千余款文创产品,并投放市场,持续引发全网热潮。开展“敦煌文化进校园”活动,走进中南大学、武汉大学等7所高校,敦煌舞(wǔ)课间操亮相央视,敦煌文化元素校服展现敦煌学子(zi)昂扬奋进(fènjìn)的精神风貌,掀起新一轮“敦煌热”。
敦煌市将以成功创建(jiàn)“全国文明城市(chéngshì)”为新起点,秉持“人民城市人民建、人民城市为人民”理念,持续推动“创建文明城市”向“建设城市文明”的转变(zhuǎnbiàn),不断提升城市治理与服务水平,提高文明程度、文化品位及群众生活质量,奋力谱写中国式(zhōngguóshì)现代化敦煌篇章。







相关推荐
评论列表
暂无评论,快抢沙发吧~
你 发表评论:
欢迎